2013-07-18 00:48:09
2020年長安汽車產銷將達到500萬輛左右,其中自主板塊占60%,合資板塊占40%。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經歷了7年發(fā)展仍處于虧損的長安自主品牌將肩負越來越重的任務。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劉衛(wèi)琰 發(fā)自北京
每經記者 劉衛(wèi)琰 發(fā)自北京
日前,長安汽車(000625,SZ)發(fā)布公告顯示,預計公司上半年實現凈利潤為12.6億~13.6億元,同比增幅約為121%~138%。
從長安汽車旗下各公司銷量貢獻的結構來看,長安福特依然是該企業(yè)最重要的利潤來源。對此,長安汽車新聞發(fā)言人江愛群在接受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坦言:“長安福特是長安汽車重要的利潤支柱,目前長安鈴木、長安馬自達依然在發(fā)展當中。”
根據規(guī)劃,2020年長安汽車產銷將達到500萬輛左右,其中自主板塊占60%,合資板塊占40%。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經歷了7年發(fā)展仍處于虧損的長安自主品牌將肩負越來越重的任務。
利潤貢獻呈單極化/
長安汽車公告顯示,上半年長安汽車累計生產汽車104.8萬輛,同比增長22.5%,銷售105.5萬輛,同比增長18.3%,首次實現半年汽車產銷量過百萬輛,且年度目標完成率達到53%。
在長安汽車產銷量飄紅的同時,上半年公司利潤也達到了預期。公告顯示,今年上半年長安汽車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利潤為12.6億~13.6億元,同比增長121.04%~138.58%。
與上汽、北汽、一汽、廣汽等汽車集團類似,長安汽車利潤主要來源于合資企業(yè),長安福特成為最主要的支撐。
長安汽車內部人士透露:“這種情況實際上已持續(xù)多年,前幾年長安汽車從長安福特獲得的利潤分紅大約為7億元左右,今年這一數字有望增加到16億元,未來還將進一步提升。”
江愛群表示:“長安福特成為長安汽車主要的利潤支撐,主要是因為該企業(yè)銷量在穩(wěn)定增長,特別是今年銷量增長更加明顯。”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長安福特銷量28.85萬輛,占長安汽車合資板塊銷量的60%,銷量同比增長63%。
相較于長安福特,長安汽車其他的合資板塊——長安鈴木和長安馬自達對于利潤的貢獻則非常有限。來自全國乘用車聯席會的統(tǒng)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長安馬自達和長安鈴木的銷量分別為24860輛和81250輛,分別同比下滑47.55%和19.68%。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第四季度長安PSA的業(yè)績也將和長安汽車合并報表,這有可能影響長安汽車業(yè)績。
對于這一塊業(yè)務,長安汽車內部人士表示,“根據股東雙方之前的協(xié)議,合并報表后,預期今年長安汽車的投資收益會減少1.25億元,預期2014年將減少1.75億元。長安PSA真正實現盈利將在2015年,但未來這個業(yè)務板塊是否能夠按照預期的計劃發(fā)展,目前還要進行謹慎地評估。”
自主品牌今年有望扭虧/
面對合資板塊利潤來源有限,新增合資板塊業(yè)務預期盈利存在風險的情況下,發(fā)展自主品牌成為改變長安汽車利潤結構單一問題的重要途徑。
長安汽車2006年推出第一款自主品牌轎車,但市場表現并不盡如人意。直至2011年,長安轎車的虧損仍高達12億元。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長安汽車自主轎車產銷達到19.2萬輛,同比增長81%。同時,長安自主轎車月均銷量也從去年的1.7萬輛提升至今年的3.2萬輛。
對此,江愛群表示,“目前長安自主品牌的主銷車型在發(fā)生變化,價格從之前的4萬~5萬元提升至8萬~9萬元。如果按照這樣的速度發(fā)展下去,完成全年自主品牌轎車35萬~40萬輛的銷售目標將沒有任何懸念。”
從長安自主品牌目前的銷量結構看,售價在7萬~9萬元的逸動和CS35的銷量不斷提升,其中逸動月平均銷量從去年3000輛左右提升至今年上半年的6800余輛,CS35自從去年10月底上市之后,銷量也在不斷提升,今年其銷量已穩(wěn)定在5500輛~6000輛。
長安汽車內部人士表示,長安汽車計劃在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年初實現自主品牌盈利。“目前長安汽車自主業(yè)務已出現虧損收窄的趨勢,2011年長安的自主品牌業(yè)務共虧損12億元,去年這一業(yè)務板塊共虧損9億元。”
長安汽車內部人士透露,長安汽車的三個生產基地——重慶生產基地、北京高端車生產基地、哈飛的代工工廠中,“重慶基地今年將實現盈虧平衡,而北京高端車基地虧損狀況今年將無法改變。”
業(yè)內人士認為,北京基地實現盈利存在挑戰(zhàn),主要是因為高端車型的銷售依然沒有破局。來自全國乘用車聯席會的銷量數據統(tǒng)計顯示,今年上半年長安B級車型睿騁的銷量并不樂觀,僅銷售了3103輛,月均銷量僅為500余輛。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