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高清无码|欧美日韩国sss|久久51.com|超碰在线公开97|曰夲AV一区二区|成人免费AV网站|成人97在线观看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假種子案破了!一條線索埋下去,一個坑害萬戶農民的團伙“冒”出來

新華社 2018-12-15 17:14:17

近日,湖南常德警方破獲一起特大假水稻種子案。這是一起橫跨四省的特大生產、銷售偽劣種子案,涉案的4名主要犯罪嫌疑人樂某、胡某華、金某、張某全部抓獲歸案。

據悉,該案造成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四省近萬戶農民受災,直接經濟損失高達3000多萬元。

300多畝水稻顆粒無收

去年秋分節(jié)氣剛過,正是水稻秋收的時候。然而,湖南常德鼎城區(qū)十美堂鎮(zhèn)的40多戶種植戶卻為300多畝水稻發(fā)愁。因為水稻出現(xiàn)枯死、結穗少甚至不結穗等問題,他們顆粒無收,損失30多萬元。“估計是種子出了問題。”一些村民議論著,并找到當地賣種子的經銷商丁某討要說法。

丁某也是頭一回遇到這樣的情況,這批“陸兩優(yōu)17”號種子是他從武漢宏碩農業(yè)科技有限公司銷售經理張某手中批量購進的,一共有900多公斤雜交水稻。丁某對發(fā)生這樣的事情也感到意外,于是,他連忙和幾位種植戶代表向鼎城區(qū)農業(yè)局反映該批水稻種子可能是“假冒偽劣”的種子。

2018年1月23日,農業(yè)部門鑒定證實:2017年丁某購買的900公斤“陸兩優(yōu)17”雜交水稻種為“假冒偽劣種子”,評估損失鑒定為22萬元。

2018年2月,鼎城農業(yè)局將該犯罪線索移交至鼎城區(qū)公安局偵查。由于案情重大,涉及地域廣,警方組建了“2·08專案組”全力偵辦此案。今年3月30日,該案被公安部列為部督辦案件。

賣假種子的暴利在200%~400%

湖南某育種公司的工作人員介紹,湖南廣為種植的雜交水稻,一般3年換一次種子品種。因為同一品種連續(xù)栽種3年后,抗性減退,導致產量下降,嚴重的會絕收。以水稻為例,公司科研人員從拿到育種材料到育成一個穩(wěn)定的品種,一般需要8~10年時間。而留給他們的獲利時間,最多也就三年。

“培育一個品種需要很長時間,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但別人竊取起來卻非常容易。比如常規(guī)稻,只要拿到了別人的品種就可以自繁。”一位種業(yè)公司負責人表示,“不法分子制作假種子,生產成本往往只有真種子的一半左右,利潤高達200%-400%。”由于造假成本低以及暴利,才讓一些不法分子不惜鋌而走險。上述公司負責人說,近年來,國家和企業(yè)都加大了打擊力度。

如何避免買到假種子?

何為假種子?

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給出了明確的規(guī)定:

下列種子為假種子:

(一)以非種子冒充種子或者以此種品種種子冒充其他品種種子的;

(二)種子種類、品種與標簽標注的內容不符或者沒有標簽的。

假種子有哪些形式?

不法分子制售假種子的形式層出不窮,不僅在包裝標識上大做文章,讓購買種子的農民無法辨識,而且吹噓忽悠,夸大宣傳,誤導農民購買假種子,這些行為嚴重擾亂了種業(yè)市場秩序,具體形式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套牌假種子,即以A品種種子冒充B品種種子的。

第二,散籽,即沒有任何包裝或標簽的種子。

第三,虛假品種冒用合法編號。這種形式表現(xiàn)為,偽造虛假的品種名并冒用現(xiàn)存的合法種子審定編號,使偽造的假種子具有“合法外觀”。

第四,冒用已退市的品種編號。此形式與上述形式相似,差異在于冒用已經被農業(yè)部宣布退市的品種的編號。

第五,偽造虛假經營信息。某些經營者在生產假種子的同時,還偽造虛假的種子經營許可證、委托書或營業(yè)執(zhí)照,偽造產地或冒用他人公司名稱及地址,使農戶在購買時放松警惕。

第六,“類似產品”與“混淆行為”。某些冒牌的假種子,為了提高銷量在假種子包裝上“下功夫”,使之與合法、馳名的種子名稱、包裝、圖案相似,造成與知名產品混淆,誤導農戶認為是知名、質優(yōu)的種子。

第七,虛假宣傳。某些經營者利用耕作地區(qū)信息流通不暢的特性,在當地對假種子的質量、產量、適宜種植范圍等方面作虛假宣傳,或對產量、質量作保證,使農戶“鐵下心”購買假種子。

圖片來源:攝圖網

買種子要注意這些問題!

面對市場上的各種違規(guī)行為,在種子的選擇上,買家需要注意以下事項

第一,購買通過國家或省級審定的種子,選擇著名種子企業(yè)以及著名品牌的種子。這樣的種子在質量與產量上有保障,如果出了問題,農民也能索賠有路。

第二,不要一味追求價格低廉的種子。雖然正規(guī)廠商的真種子價格要貴一些,但對農民來說是超值的。而價格低廉的種子,存在很大的風險。

第三,因地制宜,選取真正合適的種子,不要一味地追求新品種。部分商販會肆意吹噓新品種,利用“超級種”、“太空種子”等名號搞噱頭,但新品種不代表一定會更好,農戶要慎重選擇。

在購買種子時,也有技巧可循

第一,應在工商行業(yè)證照齊全的經銷商門店買種子。

第二,購買種子前與商販充分交流。一方面,可在交流時辨析商家水平深淺,避免從胡夸海口、沒有基本常識的經銷商處購買種子;另一方面,與經銷商充分交流,可以了解種子特點,選取最適合的種子。

第三,購買時,向商販索要發(fā)票,并核對發(fā)票的印章與經營單位的名稱是否一致。如購買大批量的種子,要封存留樣,保存包裝袋,以便出現(xiàn)問題時作為直接的依據。

新華網綜合瀟湘晨報、民主與法制網

責編 楊詩涵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假種子 詐騙 以次充好 虛假宣傳 坑害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