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7-10 11:46:13
京東集團方面表示,近期在警方調證過程中,警方出具了多份所謂承興與京東未結賬款的確認函,經核實均為偽造。
每經記者|陳克遠 每經編輯|王麗娜
繼7月8日回應諾亞財富(NOAH.US)創(chuàng)始人兼董事長汪靜波內部信內容,7月9日回應上海歌斐資產管理公司(簡稱“歌斐”)司法起訴之后,京東對承興國際控股(02662.HK)相關應收賬款債權糾紛一事發(fā)出了第三份回復。
7月9日,據(jù)21世紀經濟報道,央行征信系統(tǒng)中記有廣東承興控股集團有限公司71筆應收賬款質押和轉讓登記記錄。經統(tǒng)計,質權人為歌斐資產的共有58筆,其轉讓標的基本都是廣東承興對京東的應收賬款。
針對上述問題,京東集團方面7月10日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近期在警方調證過程中,警方出具了多份所謂承興與京東未結賬款的確認函,經核實均為偽造。
值得注意的是,記者在央行征信系統(tǒng)掛出的一份“登記理念”說明中注意到,“動產融資統(tǒng)一登記系統(tǒng)遵循國際先進的動產融資登記理念,擁有全國集中、統(tǒng)一的數(shù)據(jù)庫,以電子登記方式為公眾提高效、便捷、準確的登記與查詢服務。”
同時上述聲明中也明確表示,“登記的目的在于提醒第三人注意動產擔保物權狀況,登記機構不對登記的內容進行實質性審查,登記內容的真實性、合法性和準確性均由登記當事人負責。”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wǎng)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