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高清无码|欧美日韩国sss|久久51.com|超碰在线公开97|曰夲AV一区二区|成人免费AV网站|成人97在线观看

每日經濟新聞
A股動態(tài)

每經網首頁 > A股動態(tài) > 正文

可轉債投機暗藏“陷阱”:如何踏過債底保護、強制贖回、價格異動三大雷區(qū)?

每日經濟新聞 2020-10-26 10:02:01

每經記者|任飛    每經編輯|吳永久    

作為國內資本市場T+0交易制度的試驗田,可轉債因其股債雙重特性深受專業(yè)投資人喜愛,但近期出現(xiàn)的瘋狂炒作也暴露出很多無視基本面的投機行為。尤其是對經驗欠缺的投資人來說,如果對所謂可轉債的債底保護、強制贖回以及價格異動形成的機理不甚了解,就難免因此而誤入投資“陷阱”。

債底實為公司經營的“警報燈”

上周末,可轉債的爆炒行為被監(jiān)管層盯梢,對于“未上車”的投資者未嘗不是件好事,至少對于高價且走勢嚴重偏離正股軌跡的轉債需嚴加防范;但同時,對于已經破發(fā)的轉債品種而言,低吸更需擦亮雙眼。

雖然說低價意味著較高的安全邊際,但如果偏離公司基本面,所謂的債底保護甚至有可能成為投資人買入垃圾債的“陷阱”,其背后的原因多與公司經營不善有關。

Wind統(tǒng)計顯示,截至10月25日,二級市場上的可轉債共有337只,其中8只已經破發(fā),亞藥轉債最新收盤價最低,為80.07元/張,目前轉股價16.25元,但由于正股亞太藥業(yè)股價持續(xù)下跌,年內跌幅已達25.66%,10月23日報收4.78元/股,因此當前轉股溢價率高達180.24%。

如此轉債,顯然轉股得不償失,僅以純債作為當前配置思路。但需指出的是,由于企業(yè)經營業(yè)績欠佳,2020年中報延續(xù)去年年底虧損態(tài)勢,亞藥轉債價格也持續(xù)承壓,到首年付息日2020年4月2日時,轉債價格一度跌至90元附近。按照補償利率條款的約定,該轉債期滿后五個交易日內,公司將以本次發(fā)行的可轉債的票面面值的115%(含最后一期利息)的價格向投資者兌付全部未轉股的可轉債。

有統(tǒng)計顯示,即便持券到最后,亞藥轉債的稅前年化收益率將在5%左右,與普通AA純債利率相當,彼時還是AA債的亞藥轉債被看做“債底”已筑。然而,半個月后,該券主體評級下調至A-,評級展望為負面,截至10月25日,已跌至80元上下的該券則再次刷新“債底”下限。

不同的是,機構投資人早已從正股亞太藥業(yè)中撤資,僅基金和券商資管去年從亞太藥業(yè)撤股的規(guī)模就達到130萬股、1073萬股。有投資界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債券雖然是固定收益產品,但實際收益也會跟著變化;而遇企業(yè)經營不善亦會使得當前券種折現(xiàn)率下降,如遇二級市場踩踏,債券價格未嘗不可跌破“債底”,而股債的價格彈性有著天然的不同,指望劣質債券價格起暖絕非易事。

警惕強制贖回下的股債兩空

盡管績差公司的可轉債要回避,那么正股業(yè)績不錯且踩上輿情的“風火輪”是否能讓可轉債價格一路高歌猛進?非也,強制贖回機制或許能讓追高者股債兩空。

以目前可轉債的市場行情來看,有178只可轉債正股股價已超過轉股價,其中有72只的正股股價已超越當前轉股價的30%。盡管部分修調轉股價格的債券避開強制贖回,但從已公布強制贖回的提示性公告來看,多數(shù)是因為在連續(xù)三十個交易日中至少有十五個交易日收盤價格不低于可轉債當期轉股價格的130%(含130%)。

這意味著,即便轉股價格留有調整的余地,但當正股價格連續(xù)被推高時,可轉債的不確定性因素也在增加,特別對那些本就轉股溢價率高的券種而言,強制贖回顯然是其追高博傻的噩夢。

這一點在最近的可轉債基金中體現(xiàn)得最為直觀,盡管公募可轉債基金算得上在結構市當中的一抹亮色,截止到10月23日,平均凈值增長率達到8.68%,其中,鵬華可轉債錄得25.47%暫列第一;但在收益欠佳的品種當中,重倉老券遭遇強制贖回,而調倉新券表現(xiàn)平平成為最大的拖累因素。

以海富通可轉債優(yōu)選為例,今年一季度,該基金首次在重倉債券中買入索發(fā)轉債,彼時占凈值比達到10.07%,位居重倉債券第二;而到今年二季度,索發(fā)轉債的持倉規(guī)模占凈值規(guī)模比值飆升至40.45%,位居重倉債券第一位。

今年9月1日,索發(fā)轉債首次公布強制贖回提示性公告,這意味著,基金經理要么及時在二級市場將索發(fā)轉債拋售變現(xiàn),亦或是換成正股索通發(fā)展的股票,盡管三季度的持倉明細還未報出,但就目前的成績來看,失去索發(fā)轉債的海富通可轉債優(yōu)選顯然有些力不從心,即便有券倉調整或置入新券的可能,年化收益僅0.52%,在同類型基金中排名幾乎墊底(421/427)也表明效果不佳。

事實上,早在今年4月,索發(fā)轉債的轉股溢價率就高升至23.55%,可轉債的股性明顯大于債性,雖然不能與當下動輒100%、200%的轉股溢價率相提并論,但需指出的是,強制贖回的觸發(fā)始終是參與高溢價轉債投資的利空,稍有不慎就會股債兩空。

避免因價格異動再入投資陷阱

無論是偏離基本面以求債底保護的投機,還是追求高溢價券種落入強制贖回“陷阱”,歸根到底還是市場的非理性炒作讓投資人迷失方向。

10月20日到23日期間,可轉債成為了資本市場的頭號熱點,藍盾轉債、橫河轉債等多只轉債觸發(fā)臨停、正元轉債單日狂拉176%,可轉債市場成交額一路沖高近2000億元。

Wind統(tǒng)計顯示,有10只可轉債的轉股溢價率超100%,其中橫河轉債的轉股溢價率達236.8%;其次亞藥轉債、正元轉債、智能轉債的轉股溢價率在150%~200%之間,分別為180.24%、170.58%、161.46%;此外,廣電轉債、盛路轉債、巖土轉債、模塑轉債、藍盾轉債、嘉澳轉債等6只可轉債的轉股溢價率在100%~150%之間,分別為147.8%、138.79%、129.49%、127.87%、124.84%、114.25%。

前述投資界人士告訴記者,鑒于可轉債交易是T+0操作,對于日內做T的投資人來說,如果缺乏高換手操作經驗,極容易在高溢價可轉債品種的炒作中充當接盤俠,甚至幫助已購可轉債的大股東提前獲利出清。

盡管滬深兩地均有各自的停牌機制,但從智能轉債來看,在經歷前一天暴漲31%后,第二天集合競價時就開出漲超10%的價格,隨后快速2次臨停之后,恢復交易繼續(xù)狂漲,最高暴漲到360元,漲幅達到148.28%,而后回落,又跌回到215元收漲48.28%,振幅超過48%。

分析人士指出,可轉債交易價格與公司股價高度正相關,當價格嚴重偏離時,可轉債存在較大的估值風險,投資者應高度警惕、理性投資,而近期可轉債市場瘋狂“作妖”顯然與此背道而馳。

富國基金基金經理俞曉斌建議,投資者應規(guī)避基本面較差的高絕對價格、高轉股溢價的品種,不要盲目參與短期價格波動很大的小市值品種。在擇券時,將轉債對應正股的基本面及估值水平作為優(yōu)先考量的因素。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作為國內資本市場T+0交易制度的試驗田,可轉債因其股債雙重特性深受專業(yè)投資人喜愛,但近期出現(xiàn)的瘋狂炒作也暴露出很多無視基本面的投機行為。尤其是對經驗欠缺的投資人來說,如果對所謂可轉債的債底保護、強制贖回以及價格異動形成的機理不甚了解,就難免因此而誤入投資“陷阱”。 債底實為公司經營的“警報燈” 上周末,可轉債的爆炒行為被監(jiān)管層盯梢,對于“未上車”的投資者未嘗不是件好事,至少對于高價且走勢嚴重偏離正股軌跡的轉債需嚴加防范;但同時,對于已經破發(fā)的轉債品種而言,低吸更需擦亮雙眼。 雖然說低價意味著較高的安全邊際,但如果偏離公司基本面,所謂的債底保護甚至有可能成為投資人買入垃圾債的“陷阱”,其背后的原因多與公司經營不善有關。 Wind統(tǒng)計顯示,截至10月25日,二級市場上的可轉債共有337只,其中8只已經破發(fā),亞藥轉債最新收盤價最低,為80.07元/張,目前轉股價16.25元,但由于正股亞太藥業(yè)股價持續(xù)下跌,年內跌幅已達25.66%,10月23日報收4.78元/股,因此當前轉股溢價率高達180.24%。 如此轉債,顯然轉股得不償失,僅以純債作為當前配置思路。但需指出的是,由于企業(yè)經營業(yè)績欠佳,2020年中報延續(xù)去年年底虧損態(tài)勢,亞藥轉債價格也持續(xù)承壓,到首年付息日2020年4月2日時,轉債價格一度跌至90元附近。按照補償利率條款的約定,該轉債期滿后五個交易日內,公司將以本次發(fā)行的可轉債的票面面值的115%(含最后一期利息)的價格向投資者兌付全部未轉股的可轉債。 有統(tǒng)計顯示,即便持券到最后,亞藥轉債的稅前年化收益率將在5%左右,與普通AA純債利率相當,彼時還是AA債的亞藥轉債被看做“債底”已筑。然而,半個月后,該券主體評級下調至A-,評級展望為負面,截至10月25日,已跌至80元上下的該券則再次刷新“債底”下限。 不同的是,機構投資人早已從正股亞太藥業(yè)中撤資,僅基金和券商資管去年從亞太藥業(yè)撤股的規(guī)模就達到130萬股、1073萬股。有投資界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債券雖然是固定收益產品,但實際收益也會跟著變化;而遇企業(yè)經營不善亦會使得當前券種折現(xiàn)率下降,如遇二級市場踩踏,債券價格未嘗不可跌破“債底”,而股債的價格彈性有著天然的不同,指望劣質債券價格起暖絕非易事。 警惕強制贖回下的股債兩空 盡管績差公司的可轉債要回避,那么正股業(yè)績不錯且踩上輿情的“風火輪”是否能讓可轉債價格一路高歌猛進?非也,強制贖回機制或許能讓追高者股債兩空。 以目前可轉債的市場行情來看,有178只可轉債正股股價已超過轉股價,其中有72只的正股股價已超越當前轉股價的30%。盡管部分修調轉股價格的債券避開強制贖回,但從已公布強制贖回的提示性公告來看,多數(shù)是因為在連續(xù)三十個交易日中至少有十五個交易日收盤價格不低于可轉債當期轉股價格的130%(含130%)。 這意味著,即便轉股價格留有調整的余地,但當正股價格連續(xù)被推高時,可轉債的不確定性因素也在增加,特別對那些本就轉股溢價率高的券種而言,強制贖回顯然是其追高博傻的噩夢。 這一點在最近的可轉債基金中體現(xiàn)得最為直觀,盡管公募可轉債基金算得上在結構市當中的一抹亮色,截止到10月23日,平均凈值增長率達到8.68%,其中,鵬華可轉債錄得25.47%暫列第一;但在收益欠佳的品種當中,重倉老券遭遇強制贖回,而調倉新券表現(xiàn)平平成為最大的拖累因素。 以海富通可轉債優(yōu)選為例,今年一季度,該基金首次在重倉債券中買入索發(fā)轉債,彼時占凈值比達到10.07%,位居重倉債券第二;而到今年二季度,索發(fā)轉債的持倉規(guī)模占凈值規(guī)模比值飆升至40.45%,位居重倉債券第一位。 今年9月1日,索發(fā)轉債首次公布強制贖回提示性公告,這意味著,基金經理要么及時在二級市場將索發(fā)轉債拋售變現(xiàn),亦或是換成正股索通發(fā)展的股票,盡管三季度的持倉明細還未報出,但就目前的成績來看,失去索發(fā)轉債的海富通可轉債優(yōu)選顯然有些力不從心,即便有券倉調整或置入新券的可能,年化收益僅0.52%,在同類型基金中排名幾乎墊底(421/427)也表明效果不佳。 事實上,早在今年4月,索發(fā)轉債的轉股溢價率就高升至23.55%,可轉債的股性明顯大于債性,雖然不能與當下動輒100%、200%的轉股溢價率相提并論,但需指出的是,強制贖回的觸發(fā)始終是參與高溢價轉債投資的利空,稍有不慎就會股債兩空。 避免因價格異動再入投資陷阱 無論是偏離基本面以求債底保護的投機,還是追求高溢價券種落入強制贖回“陷阱”,歸根到底還是市場的非理性炒作讓投資人迷失方向。 10月20日到23日期間,可轉債成為了資本市場的頭號熱點,藍盾轉債、橫河轉債等多只轉債觸發(fā)臨停、正元轉債單日狂拉176%,可轉債市場成交額一路沖高近2000億元。 Wind統(tǒng)計顯示,有10只可轉債的轉股溢價率超100%,其中橫河轉債的轉股溢價率達236.8%;其次亞藥轉債、正元轉債、智能轉債的轉股溢價率在150%~200%之間,分別為180.24%、170.58%、161.46%;此外,廣電轉債、盛路轉債、巖土轉債、模塑轉債、藍盾轉債、嘉澳轉債等6只可轉債的轉股溢價率在100%~150%之間,分別為147.8%、138.79%、129.49%、127.87%、124.84%、114.25%。 前述投資界人士告訴記者,鑒于可轉債交易是T+0操作,對于日內做T的投資人來說,如果缺乏高換手操作經驗,極容易在高溢價可轉債品種的炒作中充當接盤俠,甚至幫助已購可轉債的大股東提前獲利出清。 盡管滬深兩地均有各自的停牌機制,但從智能轉債來看,在經歷前一天暴漲31%后,第二天集合競價時就開出漲超10%的價格,隨后快速2次臨停之后,恢復交易繼續(xù)狂漲,最高暴漲到360元,漲幅達到148.28%,而后回落,又跌回到215元收漲48.28%,振幅超過48%。 分析人士指出,可轉債交易價格與公司股價高度正相關,當價格嚴重偏離時,可轉債存在較大的估值風險,投資者應高度警惕、理性投資,而近期可轉債市場瘋狂“作妖”顯然與此背道而馳。 富國基金基金經理俞曉斌建議,投資者應規(guī)避基本面較差的高絕對價格、高轉股溢價的品種,不要盲目參與短期價格波動很大的小市值品種。在擇券時,將轉債對應正股的基本面及估值水平作為優(yōu)先考量的因素。
可轉債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