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4-22 22:00:20
每經記者|胥帥 每經編輯|宋思艱
氫的產業(yè)風口愈吹愈勁,各路資本正加強產業(yè)布局。中國氫能聯盟戰(zhàn)略委員會主任、科技部原部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徐冠華指出:“氫能保守估計在未來能源占比約10%,氫能已經成為我國能源戰(zhàn)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將帶動形成10萬億級新興產業(yè)”。
4月22日,在2021成都國際工業(yè)博覽會上,一輛紅色的氫能源重卡車吸引眼球。這背后,盡管氫能熱度很高,但氫能源規(guī)模效應尚待啟動?!睹咳战洕侣劇酚浾咴诂F場看到,一款氫燃料電池的售價超過30萬元,1KW的價格超過6000元。而在場業(yè)內人士看來,氫能價格高企還是因為規(guī)模效應不高。長期來看,隨著產業(yè)政策支持,資本投入和技術路徑突破,氫能降本空間會類似光伏、風能等走過的降本增效周期。
未來預計達10萬億級的氫能產業(yè)正被廣泛關注,而今年被寄予厚望的儲能產業(yè)預估值是萬億規(guī)模。
最近一段時間,各地掀起氫能投資熱潮,厚普股份(300471,SZ)的百億建氫項目還引發(fā)資本市場關注。雪人股份、美錦能源等涉氫能源個股也是被熱炒。
那么,真實的氫能生產是否如市場預期那樣火熱?成都國際工業(yè)博覽會現場,氫能電池及裝機應用的關注度很高。
在2021成都國際工業(yè)博覽會上展出的一輛氫能源重卡車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胥帥 攝
現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見到涉氫重卡以及氫能動力電池。一輛紅色氫能重卡車陳列在11號展廳。從外觀看,這輛氫能重卡和常見柴油重卡并無二致。如果不是上面印有“氫能重卡”的字樣,外界很難認定是氫能車還是柴油車。在車尾,儲氣罐等設備都能清晰可見。
這輛重卡來自“西部首條氫燃料電池重卡示范線”,由川威集團、億華通、大運汽車三方聯合開展。這輛49噸氫燃料電池重型牽引車,整車額定功率220KW,峰值功率355KW,燃料電池功率可達200KW,續(xù)航達450公里。
億華通是一家生產氫燃料電池的科創(chuàng)板企業(yè),主要生產氫燃料電池發(fā)動機研發(fā)與生產基地、電解水制氫廠和加氫站。目前成都搭載億華通氫燃料電池發(fā)動機的車輛達到170輛,建成并運營了西南地區(qū)最大的加氫站。
由于有豐富的水電、天然氣資源,截至目前,四川省已投放280輛燃料電池汽車,主要集中于公交車、物流車領域。但即便是280輛燃料電池汽車,這和鋰電為主的電動車數量尚有差距,還不算其余的電動自行車等。
而從全國數據看,國內燃料電池汽車產銷數據與鋰電尚有較大差距。
中國汽車工業(yè)協會對外發(fā)布數據顯示,2020年,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為136.6萬輛和136.7萬輛,同比增長7.5%和10.9%;而國內燃料電池汽車產銷量為1199輛和1177輛,同比下降57.5%和56.8%。
一個是上百萬輛,另一個是上千輛,各種對比說明產業(yè)化鋰電對未經規(guī)模商業(yè)化氫能的“降維打擊”。
在現代商用車展臺,一位參展的工作人員表示,氫能車造價和使用成本更高,涉氫基礎設施建設還不完善,“加氫站少,加氫價格高。”
基礎設施不足導致用氫價高,這也是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關注的方向。他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現在氫能產業(yè)要布局基礎設施,通過基礎設施進步保證氫能的安全性和經濟性。
“現在西北有很多光伏,風電制氫,但氫氣要可儲存,可運輸?,F在要解決的問題就是穩(wěn)定性,讓離市場太遠的氫氣可以穩(wěn)定、儲存。”林伯強表示。
億華通展臺的工作人員也提到,運輸半徑超過100公里,氫能價格也會增加。
相比于鋰電,氫能存儲的條件也更為嚴苛。記者現場看到的一款氫能電池,其要求的儲存溫度是零下30攝氏度到75攝氏度。
在億華通,有一款G50氫燃料電池發(fā)動機,功率50KW。據了解,這個發(fā)動機仍然將用于乘用車、輕卡和中小型公交車。據了解,這款氫燃料電池每1KW的價格超過6000元,對應售價超過30萬元。
不過,上述業(yè)內人士看好氫能未來降本空間,認為會和光伏、風電降本空間類似。
國外的一項研究估計,到2030年,每公斤氫能的成本可以從14美元-18美元降低到6.6美元-8.25美元,與現在的柴油價格相當。
在2021成都國際工業(yè)博覽會上展出的氫燃料電池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胥帥 攝
根據廣證恒生的一篇研報,在氫燃料電池的成本結構中,比例最大的是電池電堆,占比高達30%。未來電堆價格有望降到2000元/KW以下。
而電堆價格下降的前提是放量,一個是加氫站不夠,二是規(guī)模效應沒有起來。
截至2019年,我國已建成且在運營的加氫站不到百座。至于規(guī)模效應,上述參展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舉例稱,“2008年的時候,奔馳車的一輛氫燃料電池車的造價成本要3000多萬。”
放量的難題還是氫能成本高企導致的經濟性太差,反過來,這又制約規(guī)模。有業(yè)內人士表示,氫能源現在處于類似鋰電池商業(yè)化的前夕,現在相關企業(yè)還在等產業(yè)補貼或者政策獎勵的消息。
而2020年9月,財政部等五部委正式聯合發(fā)布《關于開展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的通知》,示范期暫定為四年。示范期間,五部門將采取“以獎代補”方式,對入圍示范的城市群按照其目標完成情況給予獎勵。
川財證券研報表示,隨著國家頂層設計的推出以及各地氫燃料電池產業(yè)規(guī)劃的推進,相關技術有望得到突破,規(guī)?;瘧靡矊沓杀鞠陆担涌鞖淠茉瓷虡I(yè)化應用進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