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9-23 15:46:50
近日,B級插混轎車市場迎來新一輪“價格戰(zhàn)”。榮威M7 DMH以限時價進攻市場,比亞迪秦L和銀河A7等對手也聚焦在8萬元價格區(qū)間。自主品牌憑借價格、技術與智能化配置等優(yōu)勢,正重塑市場格局。乘聯(lián)分會數(shù)據顯示,B級新能源轎車銷量增長迅速。行業(yè)看好插混市場長遠走勢,出海成新突破口,插混車型出口同比增幅高達165%。
每經記者|黃辛旭 每經編輯|余婷婷
“自主品牌B級轎車已經卷到了8萬元價格區(qū)間,這在以前是不敢想的。”日前,上海比亞迪一位汽車銷售人員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當前細分市場的競爭已十分激烈。
如該銷售人員所言,B級轎車市場正迎來新一輪的“價格戰(zhàn)”。
日前,榮威M7 DMH上市,以8.58萬至10.28萬元的限時價以及中大型轎車的尺寸,開啟了對10萬元級插混轎車市場的進攻。而這一細分市場中,比亞迪秦L以及銀河A7等對手同樣虎視眈眈,兩款車型的終端市場起售價也聚焦在8萬元這一價格區(qū)間。
得B級車者得天下。這場轎車市場的激烈角逐,不僅關乎車企在該細分領域的市場份額,更預示著自主品牌在與合資品牌的競爭中,憑借價格、技術與智能化配置等優(yōu)勢,正不斷搶占高地,重塑市場格局。
B級插混市場開啟“三國殺”
對于榮威M7 DMH的進攻,“對手們”未坐以待斃。
“臨近十一假期,我們也有優(yōu)惠活動。比亞迪秦L 2025款DM-i智駕版80KM領先型官方售價是9.98萬元,現(xiàn)在推出1萬元現(xiàn)金優(yōu)惠,另有2000元地方政府補貼,所以實際價格是8.78萬元。如果有舊車置換,價格還可以再談。”上述比亞迪汽車銷售人員表示。“銀河A7的起售價是8.98萬元,現(xiàn)在實際終端售價在8.18萬元左右。”吉利銀河的銷售人員透露。
比亞迪秦L和銀河A7,這兩款車型正是B級轎車插混市場中的“香餑餑”。前者官方售價區(qū)間為9.98萬至15.38萬元,月銷量在1.6萬至2萬輛之間浮動。懂車帝數(shù)據顯示,其常年與自家兄弟車型秦PLUS DM占據著插混轎車細分市場前兩名的位置。而后者官方售價區(qū)間為8.98萬至12.58萬元,今年8月上市后月銷量就達到了1.2萬輛,在插混轎車細分市場排名第五。
若只聚焦B級轎車市場,比亞迪秦L和銀河A7將是榮威M7 DMH的有力競爭對手。從目前的市場反饋來看,榮威M7 DMH開啟預售第一周的訂單量已經破萬,未來或將與比亞迪秦L、銀河A7共同形成三足鼎立之勢。
“這款車充分體現(xiàn)了我們關心的是用戶希望要什么產品,有什么樣的追求。榮威全新M7 DMH要讓消費者用十萬元級的價格,購買到二十萬元級B級車的體驗。”上汽乘用車常務副總經理俞經民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從榮威全新M7 DMH的產品設計來看,這款車的銷量“不可能差”。一位榮威經銷商也表示,新車的價格“已經到位”,對其終端市場的表現(xiàn)持積極預判。
自主品牌占據B級插混排行榜多數(shù)席位
B級車這一細分市場容量大且利潤高,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基本被合資品牌統(tǒng)治。
但如今,自主品牌正從正面奪走合資B級轎車市場份額。尤其在插混這一細分市場中,比亞迪秦L、銀河A7、風云A9L等自主品牌更是長期占據了B級插混轎車銷量榜前幾名。
榮威品牌事業(yè)部總經理錢漾認為,這是榮威等自主品牌在技術和服務上不斷提升的結果,“這一細分市場的競爭十分激烈,用戶選擇插混車型的標準,基本上就是看續(xù)航長度、油耗高低以及用車保障,所以這三點一定要做好”。比如榮威M7 DMH搭載上汽全棧自研的DMH 6.0超級混動系統(tǒng),CLTC純電續(xù)航達160km,綜合續(xù)航超過2100km。
不過,合資品牌同樣在B級轎車市場推出插混車型,比如雅閣e:PHEV、帕薩特PHEV。從價格來看,合資車型仍集中覆蓋20萬元價格區(qū)間;從月銷量來看,這兩款車則保持在三位數(shù)。
“高端轎車市場中,日系等合資品牌在萎縮,自主品牌在快速崛起。”乘聯(lián)分會秘書長崔東樹提到了這一趨勢。
拋開價格這一自主品牌的“殺手锏”之外,智能化配置也是自主品牌迎合當下消費者的重要手段。“現(xiàn)在自主品牌的做工、品質已經十分成熟。更為重要的是,自主品牌的智駕智艙配置較合資品牌更高,更受消費者歡迎。”上述比亞迪銷售人員表示。
“榮威M7 DMH還實現(xiàn)了豆包深度思考大模型的全球首發(fā)上車,可進行AI(人工智能)語音深度對話。現(xiàn)在智能網聯(lián)設備都需要喚醒語,但我們就是要突破。讓車機能隨時聽見、隨時看見,隨時為用戶做好服務。”俞經民表示。
行業(yè)看好插混市場未來走勢
據乘聯(lián)分會數(shù)據,2022年7月,B級轎車插混車型銷量9925輛,單月銷量不足萬輛,占據當月新能源汽車銷量市場份額的2%。而今年7月,B級新能源轎車的銷量已達到12.4萬輛,占總體市場份額的12.6%。雖然乘聯(lián)分會未具體公布插混轎車銷量,但這兩年插混轎車銷量增長迅速,熱門車型單月銷量一度達到兩萬輛。
不過,不同于之前的“蒙眼狂奔”,插混車型的增速已有放緩趨勢。8月,國內插混汽車銷量約31萬輛,同比下降8%。
東興證券研報認為,8月國內汽車市場整體走勢較強,不同動力形式車型走勢出現(xiàn)分化。純電動車型的銷量增速較高,而插混與增程車型增速放緩,主要因補貼政策推動了小型純電動車型占比提升,價格較高的混合動力及增程式的車型占比下降,形成結構性拉動。
但從長遠來看,行業(yè)對于插混車型的未來走勢仍保持積極預判。
“日常出行時,純電動車在高速上不用擔心充電問題,但過年期間消費者就會體驗到排隊充電的困難??紤]到這樣的用車場景,未來市場結構中混動車和燃油車仍然會存在,并保持一定的占比,只是具體結構比例現(xiàn)在還不好判斷。”嵐圖汽車CBO、銷售公司總經理邵明峰向記者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出海也成為插混車型的又一突破口。蓋世汽車研究院數(shù)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出口呈現(xiàn)翻倍趨勢,同比增幅高達165%,接替純電動成為新一輪增長引擎。東興證券研報稱,由于海外充電設施建設存在差異,插混車型憑借相較燃油車更好的經濟性與智能化的優(yōu)勢獲得了更多市場,持續(xù)看好其出海表現(xiàn)。
國家信息中心原副主任、正高級經濟師徐長明在近期的行業(yè)論壇上表示,自2021年以來,我國混動汽車銷量實現(xiàn)了跨越式發(fā)展,年增長率至少50%,由不足100萬輛發(fā)展至近600萬輛。其中,主要是插混和增程帶來的高速增長。插混在混動汽車中的占比持續(xù)快速提升,去年達到62.6%,今年前4個月達到62.7%。未來兩三年內,插混車型還會保持較好發(fā)展,甚至有可能短時間占比超過純電車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